轉貼自 商業週刊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19&p=1
上個月有個哈佛大學四年級的學生跟著我實習了兩天。她觀察我的工作,然後學習這個業界的零售、品牌、供應鏈管理等等的日常情況是什麼。
從09年自哈佛商學院畢業以後,我每年都會從學校那邊收到一份email,詢問畢業校友們是否有意願帶著大學部的學生幾天,讓他們可以在就業前看看業界的情況。今年的學生做了不少筆記和幫忙市場調查,也幫我準備我之後要在東京簡報的PowerPoint檔案。
在她離開前最後半小時,她問了我最基本但也是學生或職場新鮮人最常問的問題:「我該怎樣做我未來生涯規劃?我的第一份工作有多重要?」
聽到這問題我笑了。三年前,當我剛進哈佛商學院第一個月時,我和我所有的同學年紀都比她大,也都有更多工作經驗,但我們也都有一樣的問題和困惑。
有一個下午,一整個由哈佛教授、就業輔導員、甚至還包括心理醫生組成的團隊把我們集合在一個大教室裡面,然後花了兩個小時告訴我們哈佛MBA規劃生涯的方式。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工作其實沒那麼重要。年輕畢業生應該要想的是第三份工作,或者是當你30歲或40歲時你希望你在哪裡。而這也順便回答了第一個問題。
那個下午,學校的職員給我們看他們收集來自過去80年,超過7萬名哈佛商學院校友的資料。他們有關於畢業後年齡、職位的詳細數字和圖表,甚至還有他們從哈佛畢業50年後的快樂程度。我非常驚訝哈佛在校友畢業這麼多年後還如此密切的追蹤。
在看過圖表和數據後,心理醫生上台告訴我們這些年的資料對新一代的畢業生有什麼意義。
第一:不要對於第一份工作太緊張,不管是大學畢業生或是研究所畢業生都一樣。我們一直被告知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定義了我們的履歷和我們未來四十年的職業生涯。
錯。
歷史資料顯示第一份工作對於我們未來成功或失敗造成的影響都很輕微。比較有可能的是,如果我們沒有一開始就喜歡我們的工作,我們最終還是會辭職。記住,第一份工作是讓我們學習這個業界,而不管適不適合我們。
第二:但你的第三份工作卻很重要。因為根據統計,到了第三份工作,或是當我們進入職場大約五六年時,我們應該大概知道什麼會讓我們快樂,而什麼是我們想在未來日子裡全力以赴的。此外我們也會很難對未來的老闆交代為什麼這些年之後我們依然在完全不一樣的產業或職務中轉換。這代表我們依然一如以往的迷惘,且完全沒有變成熟。
第三,最重要的一點,什麼是我工作的熱情。我如何規畫我的未來?簡單點,閉上你的眼睛然後想像你夢想中的工作,想像你在完美的一天坐在你夢想中的辦公室。是當你40歲時,當上一家銀行的高階經理?還是當你30歲時和你的朋友一起開的一家新創公司?我們在那個下午花了30分鐘做這件事,畫下我們閉上眼想像的景象。